查看: 317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清银行历史档案】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6:4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2-8 17:09 编辑

      1922年4月,天津开办了一家“中国女子银行”,全名: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这家银行的懂事长就是吕公望。
       吕公望,历史上杭州的第一位省长并兼任督军。被段祺瑞授陆军上将怀威将军衔。受孙中山邀请赴粤任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兼任护法军政府参谋总长。浙江永康人 。1909年吕公望毕业于保定军校后、去广西参与筹办新军。1911年升任督队官,10月武昌起义,为声援武昌,参与策划光复杭州。杭州光复后,策划光复南京,并被委任浙军攻宁支队参谋长,吕公望以三千五百人力克张勋的两万五千守军。光复南京在辛亥革命中影响巨大,迫使清庭退位,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都是因为武昌起义开花在前,南京光复结果于后。
      1912年吕公望任第六师师长。1916年吕公望任浙江督军兼省长。不久辞职。1917年1月应段祺瑞之召到北京,授陆军上将怀威将军衔。1918年吕公望应孙中山邀请赴粤任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兼任护法军政府参谋总长。1921年,吕公望在北京与冯玉祥等合作,推段祺瑞任临时执政。后因段失信,携家眷迁居天津。
       中国女子银行是吕公望和张绍曾合伙创办的。      

        创办这家银行时,张绍曾是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1923年任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
       1921年8月吕公望与陆军总长张绍曾合伙筹办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虽然女子银行的服务对象并不完全是女人,但它的初衷就是要把官太太、姨太太和大小姐们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就凭这个特色,可谓用心良苦。两人各入一千股。女子银行的总股本是五千股,每股银圆一百元,总行设于天津,并准备在京沪汉设立分行。由于张绍曾有职务在身,闲居天津的吕公望就成了全权处理银行事物的懂事长。
       当时由军阀、政要参股的中外银行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粗略统计,全国已有百家之多。42岁的吕公望第一次经商,深知惟有小心从事才不会失败。五十万银圆的股本总额,对于当时的银行来说,只能算是小型商业银行,就这样,吕公望还是小心的把招股章程定为:分四次交纳,每次每股只交银圆25元。1921年12月,女子银行的招股全部完成后呈报北京财政部批准。1922年4月女子银行开业,由于收放两旺,当年就赢利银圆近一万元。
       张勋下野之后就闲居天津,当他听说新开业的女子银行是吕公望创办的,竟勾起了他的旧恨;他恨的不是银行而是吕公望,他恨两次败在吕公望的手上,影响了他的仕途前程。我们已经知道第一次是南京之役,第二次又是怎麽回事呢?
      1917年段祺瑞被大总统黎元洪免去总理职务,闲居天津,段祺瑞预谋借张勋之手逼黎元洪下台,就以假象使张勋感觉段并不反对他复辟。1917年7月1日张勋赶走了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7月12日段祺瑞邀吕公望等率‘讨逆军’进攻北京,张勋逃入东交民巷的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这就是第二次。
       张勋每每回忆往事最恨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段祺瑞,由于段的狡诈被其利用并使自己陷入危机而颜面尽失。第二个人就是吕公望,因为至今他还没有想通:三千五百人怎麽就会打败他的两万五千人呢?再有吕公望还是段祺瑞的帮凶。恨归恨,由于二人的势力很大,却很难泄恨。综究此时的张勋也不想再惹大麻烦了。
       1923年3月,吕公望拨款5万元委派胡宗铨到上海开设分行。当时严淑和(女)正在筹办上海女子银行(1924年开业)。两家女子银行一个开业不久,一个正在筹办所以都很愿意相互扶持,所以流传至今的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各项存款章程中,就列有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国内代理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女子银行居然是短命的。
       1923年5月中国女子银行来了一位客人,手持10笔活期储蓄单据要求全部取走共计10万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此时银行只有不足3万元根本就拿不出这些钱,银行管事向吕公望汇报了此事,吕指示管事:让来人明日来取。
       商业银行其实就是一个平衡钱和流动钱的地方,平衡钱就是收得进、放得出。流动钱就是银行间的汇兑业务。银行就是在做这些服务中挣取服务费的。对于中国女子银行这样的小型商业银行来说,如果收储一笔10万元的活期存款,将是很棘手的事,因为你收进就要付息,可你又不敢放款。
       自1922年8月银行就有一个女人来存款,而且存款数额巨大,每次都是一万元。据她自己讲“是为自己留后路,老不死的让她信不过”。那个年代这种女人多的是,只是她的钱给人的感觉就是多了些。到年底这个女人的存款累计10笔共计10万元。吕公望很关注这些存款,尤其这是一个人的存款。
       可一直到了转年的3月这个女人却毫无动静。钱不能总闲着,每个月就要付给这个女人200银圆的利息,而那时银行一般职员的工资每月也只有10元。所以吕公望决定拨款5万元开设上海分行,因为这也是当务之急。没想到,就在上海方面的营业房产已经买好,正在整修店面之时,取钱的却上门了。并且是以累计存入、一次取走的方式,这就不能不引起警惕了。
       吕公望倾其所有凑足了10万元,静候取款。这可都是吕公望自己的钱,在准备开设上海分行之时,吕公望就已经做了这种准备的。取款人如期而至,取走了存款加利息总计银圆兑换券101600元。取款人坐上洋车走了,但他却始终没有发现远处有人在跟踪他。
       当吕公望得知取款人最后进入了张勋的公馆,心里就有些明白了,为了证实,他派人守侯在张勋公馆。
      上海方面传来了噩耗:刚买的两层营业楼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火势的迅猛和刺鼻的洋油味,显然是有人蓄意纵火。吕公望此时也就完全明白:是有人对他下手了。他让上海立即处理未了事项,撤回天津。吕公望10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适可而止的处世原则,这一次使他感觉到了:他的中国女子银行又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了。
       吕公望和张绍曾谈了要解散中国女子银行的想法。张绍曾表示:可以让股东交纳第二期股款来度过难关。吕公望不同意,因为吕公望知道:只要被人盯上了就会防不胜防。其实吕公望已经不想在天津呆下去了。股东们见留不住吕公望只好同意解散中国女子银行,并开始清理帐目。好在银行放出款项都是短期的,最后一笔将在三个月内收回。就在这时,守侯在张勋公馆的人有了消息:存款10万元的女人,就是张勋的五姨太。
       1923年9月,天津再也没有中国女子银行了,9月13日吕公望举家南迁。
       1923年9月12日晚,张勋突然头昏胸闷肚子疼,请来了**医生,诊断后并给他服了药就睡了。13日凌晨,他在床上翻滚吼叫,折腾了一阵子就断了气。时年70岁。他死后,有人怀疑;是厨师下毒。还有人怀疑;是下人下毒。又有人说;医生也很可疑 。总之说什麽的都有。其实,有时小麻烦也会要命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死了。
       后来,吕公望在上海开办永豫纱厂。1932年吕公望又到浙江昌化经营锑矿。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眼见日本侵略军的战火开始燃向浙江大地,吕公望举家从昌化回到永康老家。在永康为了救济难民,拿出大笔资金开办了难民工厂。
      **期间,吕公望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掩护中共东南局永康联络站做了很多工作,曾经接送很多中共联络员,其中就有饶漱石。
解放前夕,蒋介石邀请吕公望去台,吕公望拒绝了。
       1949年5月,杭州一解放,毛泽东就委派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谭震林代表党、亲临吕公望寓所拜访并请他为党工作。全国解放后,吕公望先后担任杭州公债推销委员会委员、华东救灾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杭州分会副主席、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大代表。1954年7月在杭州逝世,享年75岁,安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由于中国女子银行在当时的金融活动中没有留下足够的影响,我们今天甚至连它的地址都不知道了。在这家银行的兴衰史中还有多少故事,我们今天已经无从查考了。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股票、就成了吕公望弃戎从商最直观的证据,是吕公望创办这家银行最权威的资料,是收藏股票让我们记起了这段历史。
     (笔者查了大量的资料,也不能确认中国女子银行在天津的地址。吕公望之子吕子韬先生也没能说出具体地址,因为当时吕子韬先生只有7岁。借此机会向吕子韬老先生所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那些向我提供资料的其他人)。
原创:刘长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0
1楼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7:09:07 | 只看该作者

       2001年6月28日《大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沪上女性金融悄然崛起》的文章,文中透露:有些金融机构正在酝酿设计为女性单身贵族打理财产的“女人银行”,这条新闻使我想到了我手里的一张“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股票(以下简称“女子银行”)。
       1998年10月18日在北京的报国寺,我买下了这张股票,时至今日已两年多了,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查找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很多在股票收藏方面很有建树的人,都没能找到有关“女子银行”的资料,最近我买到一本《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汇编》的书。书中对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以前的全国金融市场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光是全国的银行就有599家(包括一些大行在各地所设的分行),但还是没有“女子银行”。
       根据我手里这张“女子银行”股票记载,只能介绍出以下内容:股票全称:《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股票》,股本银元五十万元,分为5000股,每股银元佰元,股票为记名式,分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我手里这张是壹股的,股东:汪凤章,民国十年九月六日第一次缴银圆贰拾伍圆(股款分四期缴纳)。股票发行于:民国十一年八月一日,总董:吕公望,协董:胡宗铨。股票票幅37厘米×36厘米。股票上的息票,只撕去民国十一年一期,再者后三期股款均未缴纳,由此分析,“女子银行”民国十二年既被清算。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断定“女子银行”从创立、缴款到清算,只存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女子银行”这样快就消失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招股困难或是业务上难以展开,这也只能是推断。
       自1897年中国成立有史以来第一家银行至今,银行史只有103年,而历史上的第一家“女子银行”却已消亡77年了,就目前为止,记载着“女子银行”的历史资料就只有这张股票了(如有其它资料请赐教)。作为一张77年前已经成为废纸的股票,能够完整地保留至今实属不易,以上这些正是它的独特之处,这张股票也许对那些正在准备筹建“女人银行”的金融机构有所借鉴。
《国际金融报》 (2001年08月08日第六版)     刘长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1

主题

1528

帖子

4344

积分

管理员CEO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44
2楼
发表于 2014-2-12 00:43:34 | 只看该作者
建立这个档案馆对研究查询民国老纸币有事到功倍的好处。
姓名:林师伟(注:7788藏友之家管理员)
地址:广东省英德市大站镇印山中学背后中岳彩砖厂    邮编:513021
手机:13431981850
建行:6227076280032446林师伟
工行:6222022018005645726林师伟
格言:做什么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3楼
发表于 2014-4-23 16:30: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了 辛苦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