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3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代银行家档案】民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物简介
    (1881年-1976年),中国银行家、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他读私塾数年后,去一家报关行当学徒,刻苦学习英文,后考入汉口邮政局。22岁随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会后留学美国,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1909年毕业后即回国。办南洋劝业会初露才华,被江苏巡抚程德全任为江苏银行总经理。由于自己的改革主张不能实现,毅然辞职。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由此登上上海银行公会会长宝座,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近代旅游 企业化的标志。1927年他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期间,受蒋介石指派赴美国谈判借款事宜。当时的中国驻美国大使胡适先生曾赠诗与之共勉: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最终他们促成了数额为2500万美元的中美桐油借款1939年和1940年又促成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2]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并主管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2
1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1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2-11 22:19 编辑

个人影响
       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始终以“服务社会,顾客至上”为宗旨,致力于银行近代化,短短20年间,就从仅有七八万元微薄资本的“小小银行”成长为中国第一大私人商业银行,拥有几十个分支机构,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的多个“第一”,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的摩根”。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受命赴美,与胡适等鼎力促成美国政府的“桐油贷款”,对抗战贡献至大。
相关资料   
       陈光甫是一位贡献卓越的著名银行家。他于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宁波路。当时上海银行的门面是很小的。资本名义上是十万银元,实际上仅凑集了七万元。人员仅七人,规模很小。陈光甫任总经理,兼营业、拉存款、跑工厂、搞放款,晚上回行还亲自为青年行员开班教书。而该行发展之迅速,在我国银行业中,却是首屈一指的。1917年,该行专门设立储蓄处,除仿效钱庄搞往来存款外,特别致力于小额银行储蓄存款的吸收。该行以"信用巩固,声誉卓著,提倡俭德,服务周到"为招徕,特别注意加强对顾客的服务,如提出"服务顾客"、"顾客是衣食父母"等口号,来促进行员的服务态度提高﹔要求行员对顾客要有礼貌、要和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行员得罪了顾客,那就要受到一定的训诫。后来甚至规定,行员在柜台上不能吸纸烟,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当时一般钱庄对小额存款看不上眼,特别是对银元存款,是不给利息的。而上海银行认为多数小额存款反而比少数大存户稳定性强,因此它对于小数目的储蓄存款致力很大,特别提出一元即可开户的宣传,这在当时金融界是不屑为的。曾经有人嘲笑这个小银行的这种做法,拿了一百元要求开一百个存折,上海银行并不以此为耻,而是热情接待,更加扩大对储蓄的宣传。以后继续开办的有零存整取、整存零付、存本付息、子女教育储金、养老储蓄、礼券储金等。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2
2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23:3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银行从办储蓄所获得的利益是很大的。从1915年的存款为一万八千八百余元,到1921年即达一百十七万元,1933年达三千三百三十万元。该行储户很多,而且有不少是十年以上的储户。这是一笔非常稳定的存款,可供银行投资运用,准备金也远比活期存款的为小。陈光甫曾经说过,"银行是一针见血的组织"。就是说,银行仅凭信用,就可以聚积社会不少资金,以供工商行业使用。我国各银行所收储蓄存款之数,无怪乎当推该行为第一。
    在一般存款方面,该行除了办理钱庄式的往来存款以外,还开办新式的活期支票存款,开当时风气之先。这种活期支票存款实行柜员责任制的服务方式,就是由营业员负责验票、收款、付款,不像许多银行把验票与收、付款分开。实行一人负责的优点是,便利顾客,免得顾客跑两处。柜台人员因为经常与存户打交道,对于支票印鉴一看即知,一般不用再对印鉴,职员认识顾客和了解顾客的信用,对于经常往来的存户,还能做到不验印鉴和不看结存,即可付款,提高效率,能够博得顾客的好评。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往往多属于上海银行首创。虽然严格地说,这些做法,有悖于制度的贯彻,但是从为顾客服务的精神来看,仍是值得称道的。    1927年初,蒋介石率国民革命军东进江西、浙江,直逼上海。以陈光甫和虞洽卿为首的“江南财团”予以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陈光甫被任命为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贸易调整委员会主任和国民政府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陈将上海银行相继迁往法租界和香港,并及时在西南组设新机构。他曾作为政府代表,赴美国洽谈对华援助事宜。抗战末,跟美国人合作在美组织公司,试图引进外资,未果。1949年,陈光甫出走香港。其时,周恩来曾委托黄炎培请他回国,他未从命。其后几经周折,“一事无成”,于1965年定居台北,直至逝世。    上海银行以不到10万元起家,不到20年,从“小小银行”成长为私人银行中的大哥大;洋行学徒出身的陈光甫,成了20世纪前半中国首屈一指的银行家。其原因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天时”、上海金融环境的“地利”、两个结盟兄弟当左右手的“人和”,肯定都有关系。又有论者单就银行管理而言,认为陈在上海银行里的“绝对权威”地位,起了决定性作用。〔注3〕至于他个人的成功,“苦学”、“进取”自不待言,“志向”、“胆略”也的确出众。而他的专业精神、全无官商陋习的金融创新——诸如率先办理“1元开户”和“服务上门”、推行货物抵押放款、改革货币流通中陈规、开办国外汇兑等等,则被认为是更基本的条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2
3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25:22 | 只看该作者
旅游创始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它创办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由著名银行家陈光甫先生首创。
    二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旅游业还处于空白,其时旅游业务皆由外国在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揽,如英国人经营的“通济隆公司”、美国的“通运银行”等皆设有旅行部,这些银行在上海、香港等各地的分行,也设有旅行部,包办中外旅客一切旅行业务。这些旅行部还发行旅行支票,时人称为“通天单”(在当时军阀割据地币制不统一情况下,可通行使用)。当时政府对旅游业素不注意,更无人想到收回此项外溢之利权。
    一九二三年夏,颇负盛名的金融家陈光甫在香港拟往云南旅行考察,便到一外商经营的旅行社购买船票,见该社售票处的外籍职员与一女子笑语谑声地交谈,陈静立良久也无人理采,乃废然而退,转往通运银行购票。途中他思潮起伏,遂毅然决定创办中国人的旅行社,并即搜集有关书籍资料带至船上阅读。当时全国教育会第九次会议定于十月二十二日在昆明举行,各省代表均须集中上海经香港转越南乘滇越铁路前往。陈不愿教育界人士在旅行中吃苦头,故致电他的上海银行总行,嘱即与该会议主管人员接洽,包办各省代表在上海之车船食宿,与会人员咸称便利。上海银行即于是年八月设立旅行部,并呈请交通部准代售铁路车票。当时交通部正在召集全国铁路联运会议,素无先例的申请案甫经交议,即遭洋人代表反对,中国代表对这与洋人争权的新鲜事物竭力支持,卒获通过。上海商业银行旅行部最初仅在上海代售沪宁、沪杭的火车票,后陆续与长江航运、南北海运及外国各轮船公司订立代办客票合同,不久便推广至京绥、京汉、津浦各铁路,并在各地分行添设了若干旅行社分社。一九二四年,陈光甫针对当时通用银元携带不便,在各地又须“贴水”(兑换当地钱币时的损耗),银行钞票有流行区域限制等困难,故随着旅游业务的扩大,一九二七年陈光甫决定将旅行部从银行中分出来,成立中国旅行社,各分行的旅行部为下属分社。至此,中国始正式出现大型旅游事业。
    一九三0年十二月,陈光甫北上旅行经徐州车站时,看到三等车乘客餐风饮露宿于车站之情形,又嘱中国旅行社在若干地区设立了招待所和食堂。并于该年聘赵君豪为主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旅游刊物《旅行》,该杂志图文并茂,介绍国内外名胜古迹,启发提高中国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旅游兴趣。
    从旅行部到中国旅行社因为首创,加上办理车船票手续繁琐,所以每年陈光甫都要亏本。同仁好友纷纷劝其停办,陈不为所动,并说:“这个旅行社虽说年年亏本,但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的利权,不然又多送外国入许多钱了”。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2
4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22: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2-11 22:35 编辑

商界奇才
    商业奇才陈光甫先生创办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银行,其本人在国内外的声望,也令他成为国共两党竭力争取的对象。
    陈先生与当时及现今一般民营企业家不同,恪守“敬远官僚,亲交商人”的处世哲学,对权力若即若离,也不服从乱命。1927年北伐军攻占武汉,曾命令武汉银行界停兑现金,他为了维护银行信用,拒不执行。陈痛感北洋军阀腐败,又反对共产革命,仍选择了支持蒋介石,曾积极为之筹措军饷。蒋介石几次请他做官,却都被推辞了。国民党上台后,宋子文开始以官方参股方式控制民营银行,陈不得不利用与孔祥熙的交情谋求自保。
    遇到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陈光甫仍以大局为重。1935年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恰逢国际市场白银价格猛跌,他应孔祥熙之请赴美,与美财长摩根韬谈判,签订“中美白银协定”,稳定了国内金融。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急需贷款购买军火,他于1938年接受蒋介石的使命再度赴美,与摩根韬谈成2500万美元的“桐油借款”,解了燃眉之急。
    1947年4月,陈光甫在蒋介石坚邀下出任新的国民政府委员。当时国共内战已经爆发,部分在野党派参加了国民党召集的“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宣布结束“训政”实行“宪政”。陈光甫和上海经济界都认为“要解决当前紧急的经济问题,先得停止内战”,他抱着一线希望参加了政府。而国民党方面的状况则是:“求统一,就不得不打共产党;要打共产党,就不得不向外国借钱;要借钱,就不得不改组政府,至少也得表面上换个样。美国政府说得很清楚,钱可以借,一党专政要结束,政府要改组。”
    他在日记中憧憬:“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中国“几千年来没有宪法这一回事,一向是以兵力争天下”,国民党执政二十年,也是如此。如今提前实施宪政,原因有二:一是执政表现差,“尤其是抗战胜利之后,失尽民心”;二是“受世界潮流所逼迫而不得不作还政于民的表现”。但又担心民主选举制度被滥用:“大家想办法,玩手段,目的在获选。在现今的恶劣环境中,结果当选的必多是些无知无识的土痞流氓。”
    陈光甫“三句话不离本行”,调侃道:“政府比如银行,大股东一向是国民党,而蒋主席是董事长,银行闹恐慌,大股东急了,去找些人来帮忙,一面给他一个董事或监察人的名义,一面送一二十股的股票给他,算是参加的代价”。他分析:“要继续打内战,国民党本身已经没有这能力,于是非向美国借款不可,于是才有今天的新政府”;但仍寄望于“既然有新股东参加,就少不得有新股东说话的权利”,“今天所成立的联合政府将减少国民党独裁的程度”(《陈光甫日记》,1947年4月23日)。
    1948年战局大变,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后,香港125位民主人士在一封公开信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陈也在日记中抱怨:“全国人民莫不要和,今日要打惟南京耳,此为吾在各地观察之结果。”(同上,1948年11月23日)
    陈光甫判断出中共将胜,担心“一边倒”。他1948年12月抵达香港后,读到英文报纸上刊载的宣言,说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允许私人经营事业云云。陈已准备长住香港,此刻又觉似可不必:“一来搬家费事,二来共党政策不扰动做生意的人,不反对中外私人事业,不仿照俄国铁幕政策,我住上海,与香港有何不同?”(同上,1948年12月5日)他开始注意搜集中共政策,尤重经济政策。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引退”后,沪上各界组成“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前往北平和谈,代总统李宗仁邀请陈光甫参加,被其婉拒。中共方面也期待他去北平,不断释放善意。毛泽东托人送来《毛选》一套,陈回赠以清人书法册页。老友章士钊、黄炎培、李济深等连绵劝归。 1950年4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召开董监事会议,邀请在港董事陈光甫、宋汉章、张嘉璈、李铭、钱新之等出席,他们商之于杜月笙后,委托专人与会。此举引起国民党的紧张,加大了对去港经济界人士的压力。出于种种顾虑,陈一直称病观望拖延。
    1950年6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总经理资耀华推动下,率先导入公私合营机制。陈光甫仍为董事长,但逐渐失去对银行的控制。他暗中抽走部分大陆资金,于1951年元旦在香港重新注册“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 1952年“五反”运动爆发,银行业即将全行业公私合营,陈要求资耀华去香港汇报,资未答复,旋即被隔离审查。随着经济政策的激变,陈担心的苏俄魅影终于降临,20世纪中国民营银行的历史就此在大陆终结。
晚年陈光甫
位于台湾的陈光甫雕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1

主题

1528

帖子

4344

积分

管理员CEO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44
5楼
发表于 2014-2-12 00:42:28 | 只看该作者
建立这个档案馆对研究查询民国老纸币有事到功倍的好处。
姓名:林师伟(注:7788藏友之家管理员)
地址:广东省英德市大站镇印山中学背后中岳彩砖厂    邮编:513021
手机:13431981850
建行:6227076280032446林师伟
工行:6222022018005645726林师伟
格言:做什么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6楼
发表于 2014-4-23 16:30: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了 辛苦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