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书札受到收藏界热捧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2: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过去的一年,艺术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波澜不惊,被业界形容为“不温不火”。记者在採訪多位拍賣公司負責人,他们大都谨慎地传递這樣的声音:艺术品市场仍处于持续调整的形势下。然而与大势相对应的是,数年前名人书札就显示出一定市场热度,尤其是民国名人书札板块在逆势中表现特别抢眼,成为调整世道中的积极因素。在中国嘉德2013秋季收官拍賣上,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信函以655.5万元的价格成交,几乎是原估价的3倍;刚刚结束的西泠印社2014春拍,中外名人手迹专场备受关注,成交率高达90.76%,上述事实足以见证在这两年艺术行情调整中名人书札尺牍逆市走高的事实,也提示收藏者在后市看好名人书札类拍品将是不错的选择。
  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受到收藏界热捧
  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通俗说就是现在的书信,其中还囊括日记、文稿、便条、随笔、贺词等。在古代,写字用的小木片叫“札”;写于竹上者称“简”;写于布帛上者称“帖”。蔡伦发明了纸以后,“札”渐渐被取代,但“札”字却沿用至今。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名人书札最近几年的价格走势较5年前普遍涨了十倍。其在拍卖场上的靓丽表现在中国嘉德、保利、匡时、西泠印社等拍卖行均能得到证实。
  其实书札收藏投资的潜力早在多年前就已初现端倪并逐步升温,到了近期,热络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已然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抢手货和重要的收藏门类。新近获知北京卓德开辟有“梁寒操先生友朋往来书札墨迹专场”,该专场总标达三百四十七件,包括梁寒操与政商文教等诸界友人往来之书札、照片及诗文手稿、书法墨迹等。信札涉及同时代名人名流及台湾诗坛、文坛名宿,还有诸多国民党将领墨迹蕴含其中。内容多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地区诗坛、文坛、政坛之名人轶事有关,资料价值极高。
  “名人书札”——顾名思义:即上下款必有一方为名流方可称名人书札。梁寒操(1899—1975)其名非同小可!他号君默、均默,为国民党元老。他先后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及上海沪江大学,以文章书法被誉为“高要才子”。他早年投身政界,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追随国父并参加北伐,参加过讨袁运动。曾任国民革命军成都中央军校中将政治总教官,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上述均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核心权力机构。他1949年赴台专力党化文宣理论工作,历任台湾《中华日报》社董事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美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等职。任教于香港新亚书院、革命实践研究院、东吴大学,并从事三民主义研究。梁寒操工诗文、擅书法。诗作主要有《公余服务团歌》、《端城赞歌》、《驴德颂》、《论诗杂碎五首》等,著有《西行乱唱》、《三民主义理论之探讨》、《国父学说之研究》等书。1975年2月26日梁寒操病逝于台北。
  梁寒操整个生平处于中国近代史一个特殊而敏感的阶段。他在国民党中俨然属于“党国大佬”而赢得尊重,并确立举足轻重的地位。毫无疑问,由于他的履历和交往、特立独行的性格、包括言行举止都与时代风云、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其珍贵的历史内涵更为市场所重。因此国内著名拍卖公司包括中国嘉德、上海朵云轩、西泠拍卖等纷纷搜集有关他的信札书函呈现给市场。怎奈,梁寒操的手迹存世量很少,散落在民间的则更加罕见,导致市场难得一见。
  此次北京卓德所呈现的这批“梁寒操先生友朋往来书札”有几个显著特点:其一,与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梁氏信札的另一端皆是时局重要人物,像于右任、蒋经国、陈立夫、顾祝同等,都是当年活跃在政治舞台的重量级代表、军政界声名显赫之要人。他们几乎都称得上国民党元老,还有的身兼著名诗人和著名书法家,一直很受海内外人士的尊敬。由于是名人给另一位名人的信,其价值含量不言而喻。其二,书札的数量大,总标达三百四十七件。由于每一通名人书札都是历史的孤本,很翔实,信息量非常大,每一封信都有可能成为了解个案、解读历史、还原真相的历史证据。梁寒操与其交往者的手谈亦透露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信息。其三,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思想界人才辈出,他们都有深厚学养,其书法水准也非常高。而且,不仅有书札原件、还有照片和书法墨迹,很丰富。信的内容除讨论时政者,还有谈经论艺者,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成为一个时代风云际会的大汇聚。其四,书札往往能透露出名人的内心真实感受以及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透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情节,对历史有补充作用,为市场所期待。
  传统藏品与名人书札:孰重要
  人民网透露,业内从已经完成2013年拍卖的公司所公布的数据,展望2014最具潜力的收藏品,预测书画还是市场主体;瓷器将担纲市场新生力量,更看好明代青花瓷;佛教造像和文房用品被认为是价值洼地;中国近现代名人书札被看成是逐渐升温的板块。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中国书画、瓷器是拍卖大项,一直统领中国艺术市场,并且产生了不错的成交额。屡创过亿元高价者不出这两大板块。其他品类,如玉器、金铜造像、文房清供等也都拥有庞大的收藏群体,历史成交记录也历来不俗。现如今很多中国藏家开始将目光瞄向名人书札,难道名人书札收藏真的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吗?
  经记者仔细查阅,发现名人书札早在1998年就有过动作:当时中国嘉德连续推出四场“过云楼明清名家书札”专场拍卖会;2001年上海“钱镜塘藏明清尺牍专场拍卖”成交率超过了90% ; 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孙中山致叶恭绰书札四通便拍出了111万元的高价;2005年黄宾虹致陈柱书札十八通,曾著录于《黄宾虹书信集》,拍出了55万元高价。由此,名人书札收藏由最初的预热,到今天的加速上行,已经打开了一个上升空间。以前书札拍卖都是放入古籍善本专场之中,随着市场渐成气候,不少拍卖公司已经将名人书札单列专场进行拍卖。
  藏家王先生是一个瓷器杂项的传统收藏者,最近他却关注起名人书札方面的信息。被问到“难道会放弃传统收藏,跻身名人书札收藏不成?”他说:“当然不会放弃以前的收藏和研究,但我确实为名人书札带来的魅力所引诱。”他告诉记者,收藏的乐趣在于能真正读懂藏品,了解藏品带给你的历史信息。他拿不久前在香港苏富比以2.8亿港元成交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举例:“这件鸡缸杯乃成化皇帝为博宠妃万贵妃的喜欢,亲自下旨为她精心打造的天下名器!杯中公鸡正是成化帝化身、母鸡是万贵妃化身,小鸡们则表示其后代多子兴旺之美好寓意,也饱含了美好祝愿。当万贵妃于成化二十三年暴毙之后,成化皇帝也因悲痛万分、万念俱灰,不久追随万贵妃而去,为后人留下了凄美的千古爱情故事。”王先生认为,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天价成交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首先就是存世量及罕,其次做工精良,再次就是器物背后那悲情的故事。加之成化斗彩是数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名品。”
  “但万历皇帝和万贵妃的故事仅仅是传说而已,而名人书札则不同,”王先生接着说:“书札绝不是传说,是真实的历史故事,是活生生地在叙述历史,告诉你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它具有独特的历史积淀、学术功能、美学意义和人文价值。让人能知晓那段历史知识、受到启迪、陶冶性情。”
  “如果现在让您在瓷杂和书札上做一抉择,您会更青睐于哪一项?”“我收藏瓷杂多年,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是我的强项。但我显然不能对书札收藏视而不见。如你告知我的卓德即将进行梁寒操书札的拍卖信息,我肯定会关注最终的成交情况。在我想来,这个专场应该受到追捧。因为梁氏涉及的人物都担任过国民党要员,其中内容既有档案馆需要的历史信息,也有人生箴言、共勉之词,还有自作诗文自写书法,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王先生最后告诉我:“瓷杂的背后是工匠,产品是兼带艺术美感的工艺品;而书札的背后是名人或艺术家,产品是极富个性的文韬武略和诗情画意。两类的收藏各具特色,但书札显然是国家级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所钟情的。”
  显然,名人书札的种种潜质,包括真实性、隐秘性、特定性、唯一性和丰富性,使其可能成为带动艺术品市场重新上行的独特板块,未来发展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原创作者:王歌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4-06-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6-8 07:30:12 | 只看该作者
名人书札受到收藏界热捧 学习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