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形怪状玉牙璧璇玑玉衡未解谜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08:3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玉牙璧(山东五莲丹土出土)
古玉品鉴38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黄河下游以山东为主体的海岱地区,是与中原地区华夏族长期对峙的东夷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地理位置恰好处在史前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两大原生型玉文化系统之间,出土的玉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受两大原生型玉文化系统影响的次生性特征,但也不乏独特之处。
  海岱地区发现的最早玉器,年代超过7000年。但玉器工艺的成熟,却始于距今约6300至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玉器,资料零星,数量甚少。到中晚期(约距今5500至4500年),玉器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山东泰安大汶口、邹县野店、胶县三里河、莒县陵阳河与江苏新沂花厅等墓葬中,陆续出土了一批颇具特色的玉器。其中,邹县野店出土的双连璧、多连璧、内外缘磨薄的方圆形璧等,形制与红山文化的同类玉器相似。莒县陵阳河与新沂花厅出土的玉器,则又跟良渚文化接近,尤其花厅遗址,墓葬的葬式与随葬陶器,呈现明显的大汶口文化风格,而琮、璧等玉器,则具有典型良渚文化的形制特征。这种文化的“两合”现象,是史前文化跨区域交流的直接证据。
  大汶口文化玉器,以其功能可分为礼仪用具和装饰品。通体扁薄、造型规整的玉钺,应属于礼仪用具;环、镯、坠等,则属装饰品。而在装饰品玉器中,形制最为特别的,恐非牙璧莫属。这种外缘有三节牙状突起、突起部分或有或无扉牙状小齿饰的特殊玉璧,在清末吴大澂的《古玉图考》中就有辑录,并被考证为天文用具,即《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璇玑”。然而,考古资料揭示,牙璧很可能是一种佩戴用的装饰玉器。
  目前发现的玉牙璧,以辽东半岛大连地区的年代最早。大汶口文化晚期,牙璧由辽东传入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分别出土了有牙无齿饰与有牙有齿饰的三牙璧各一件。到了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已成为牙璧的主要产地和输出源。山东五莲丹土出土的玉牙璧,玉质受沁后呈浅青灰色。中央有大穿孔,外缘琢出三节牙状突起,其中两牙外缘中部有扉牙状小齿饰。最大径22.5厘米、内径17.2厘米、厚0.5厘米,是史前牙璧中目前所知形体最大的一件。
  龙山时代的玉牙璧,除了海岱地区之外,还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等黄河中游地区。这些牙璧,显然是受海岱地区影响的产物,但形制更加复杂和富于变化,除了主流的三牙璧外,变体的四牙璧等其他式样也为数不少。虽然学者们否认牙璧就是“璇玑”,但古人为什么要把装饰用的玉璧制成儿童风车似的怪模样,牙璧的造型究竟隐藏着怎样独特的内涵,至今依然是未解的谜。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4-02-1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5-18 10:24: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