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粮票档案】江苏粮票发行史话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09:2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3-28 09:26 编辑

一、江苏省行政区划沿革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为中央直辖市。1949年4月26日,苏南行政公署成立,驻无锡市。1949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驻泰州市。1952年11月,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建立江苏省。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辖8个专区:镇江专区、苏州专区、松江专区、扬州专区、淮阴专区、南通专区、盐城专区、徐州专区;6个省辖市: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1958年,松江专区撤销,所辖9县划归上海市。同年,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划归所在专区领导。1962年,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原新海连市)改为省直辖市。1970年,专区改为地区。
  1983年,江苏全省实行市领导县新体制。决定撤销镇江、苏州、扬州、淮阴、南通、盐城、徐州7个地区,分设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阴市、盐城市11个市,均由省直辖,下辖常熟、泰州2个县级市,62个县。
二、江苏粮票概况
江苏是一个粮票发行大省,江苏粮票可以用“多、美、珍”三个字来概括。“多”就是品种多,全省粮票品种目前所见将近1万种。根据目前已知的粮票,江苏省75个市县中,除了赣榆县、沭阳县外,都发行过粮票。省内还有10多个农场也发行过粮票。江苏粮票的品种之多,居各省前列。“美”是指江苏粮票总体上设计精美、图案丰富、印刷正规,江苏粮票早期古朴典雅,文革语录粮票色彩鲜艳,时代气息鲜明,近期票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江苏粮票的图案内容丰富,风景名胜、标志建筑、现代化建设成就等都被设计师搬上了粮票图案。“珍”反映了江苏粮票的珍贵稀少。省级票中的62、63年专用粮票历历可数,加字粮票暂无人收集齐全,市县票中早期粮票孤品众多,语录粮票价格直追区票。江苏粮票“多、美、珍”的特色令收藏者趋之若鹜,但收藏难度又令一些人望而却步,只有坚持者才能发现品味江苏粮票的无限风光。
三、江苏特色粮票
(一)省级加字粮票
  《江苏省粮食志》记载,1960年,由于经济困难、粮食紧张,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于1960年10月26日发出《关于改革江苏省地方粮票的通知》,决定在1960年11月1日进行改革,并决定1955年印发的江苏省粮票和各专区、市印发的半市斤以下的小额粮票,自1960年11月1日起一律作废停止使用,“同时发行新的江苏省粮票。新的江苏省粮票分5市斤、3市斤、1市斤三种,并按发行地区印有专区、市的名称,在全省范围内流通使用。各专区、市为了找零方便,经省批准可发行一部分小额粮票,票面额分半市斤、2市两、1市两三种,仅限在本专区、市范围内流通。”后因社会上反应强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除从事投机贩卖粮票的部分外,群众手中粮票逐步兑给一些新票。但全省原来发行的粮票仍有1500万公斤作废未收回。
  根据《江苏省粮食志》记载,结合江苏省行政区划沿革和实际收集到的粮票分析,关于江苏省1960年、1961年版加字粮票,可以有以下结论:
1、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年版有三个面额:1、3、5市斤;1961年版有两个面额:1、5市斤。而1960-1961年期间,江苏省有镇江、苏州、扬州、南通、淮阴、盐城、徐州七个专区和南京、无锡两个省辖市。因此,按专区、市分,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1961年版有45个加字品种。
2、1953年1月1日,常州市为省辖市,1958年,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1959年,又改为镇江专区,常州市划归镇江专区领导,1962年,常州市改为省辖市。新海连市(1961年改名连云港市)1954年为省辖市,1958年划归徐州专区领导,1962年连云港市改为省辖市。由此可见, 1960-1961年期间,常州市、连云港市既不是专区名,又不是省辖市,所以在加字票的大家庭中也就找不到这两个市了。
3、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年3、5市斤,61年1、5市斤由省粮食厅统一加印各专区、市名称后发放到各地,字体、式样都相同。1960年1市斤票则不同,一是1960年1市斤不是新印票,而是利用江苏省1957年版1市斤票加字改期,用1960年阿拉伯数字加印到1957年数字上,二是1960年1市斤票由各专区、市单独加印,选用的字体、字号不尽相同。三是每枚票左上角有一组七位数编号(样张的编号为7个零),部分专区、市在七位数编号前印有英文大写字母,如南京为“A”,无锡“B”,盐城“E”,南通“G”,苏州“I”,镇江、扬州、淮阴、徐州则没印大写英文字母。四是盐城专区票在票的右上角又加印了“E盐”、“E东”、“E射”、“E滨”、“E大”、“E阜”、“E建”等所辖县名的简称。1960年,盐城专区辖盐城、东台、射阳、滨海、阜宁、大丰、建湖7县(盐城市系1983设立,现在所辖响水县系1966年设立),所以细分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年1市斤(盐城)票就有7个品种。这样加上其它44个品种,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1961年加字粮票大全套就应该有51个品种。
4、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1961年版加字粮票,按发行地区印有专区、市的名称,不管开始时是否设想限定流通地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允许在全省通用的。也就是说,江苏省地方粮票1960、1961年版加字粮票是各地区发行的全省通用粮票。
5、收集难度上,1961年版比1960年版少,1960年版中3、5市斤又比1市斤少。60年1斤(盐城)因为加字县名,相比其它专区、市的1市斤票,收集难度也略大些。
(二)无锡市、常州市粮店粮票
无锡市粮店粮票
  无锡市粮店粮票是指1963年版无锡市购粮券,据《无锡市粮食志》记载:为控制粮食计划,简化购粮手续,1963年7月在全市推行“购粮券”买粮办法。居民户按月计划凭证领券,凭券购粮,但此券只限在市内使用。券面分1市斤、5市斤、10市斤、20市斤4种。分竖式和横式,按单月、双月发放。券面印有粮店名称,以利分店结算,控制计划。1967年7月发行新的“无锡市购粮券”,不再印粮店名称,凭券可以在全市各粮店(站)购买粮食。
  无锡市购粮券1963年版票右侧空白处印有“指定供应点”,第二行是“ⅹⅹⅹ粮店”,粮店名下面是粮店代号,部分票左侧印有“大米”、“面粉”等字样,以示供应品种。该套票样张比实票稍多,但样张未加印具体的粮店名和代号。
  另据《无锡市粮食志》记载,自1956年至1965年,无锡市区的粮店一直是62个,未有变动。62家粮店,按每个粮店横版、竖版各4个面额,共8个品种计,无锡市63年粮店粮票大全套应该有496个品种,如果加上加字“大米”、“面粉”的品种,总数将超过500种,但目前已知实票存世量不超过100枚。从实票可知各代号所对应的粮店如下:7号人民路粮店、10号锡沪路粮店、15号亭子桥粮店、19号崇安寺粮店、23号惠农桥粮店、29号民主街粮店、35号北塘粮店、37号横浜粮店、40号五里新村粮店、45号三八粮店、46号日晖桥粮店、51号南上塘粮店、57号锡惠粮店……,代号系全市统排,未分区编排。
常州市粮店粮票
  常州市粮店粮票的全称是“常州市粮食局×××粮店定额购粮券”,面额有1市斤、5市斤、10市斤、20市斤4种(双桂坊粮店另有30市斤横版),分横版和竖版,横版为单月使用,竖版为双月使用。横版票右侧有“(单)”字样、竖版票右侧有“(双)”字样。部分品种还有加字“杂粮”、“面粉”的品种。
  当时,为4个区37家粮店印刷了粮店粮票。具体是天宁区(代号天)编号1-10分别是:和平粮店、局前街粮店、文化宫粮店、新坊桥粮店、新丰街粮店、放生寺粮店、红梅粮店、东郊粮店、车站粮店、青山粮店。广化区(代号广)编号1-10分别代表:双桂坊粮店、小营前粮店、木匠街粮店、青胜粮店、吊桥巷粮店、西大街粮店、广化街粮店、工舍粮店、青果巷粮店、陶沙巷粮店。钟楼区(代号钟)编号1-11分别代表:新桥粮店、西直街粮店、西仓桥粮店、鸣珂巷粮店、前后湾粮店、府北粮店、县巷粮店、安阳里粮店、南河沿粮店、三堡街粮店、虹桥粮店,另北大街粮店无编号。戚墅堰区5个粮店无代号和编号,分别是三区粮店、九区粮店、东街粮店、西街粮店和大明粮店。按37家粮店,8个品种统计,全套粮店粮票总数在400枚左右,加上加字“杂粮”、“面粉”的品种,总数突破400种。而目前仅见140多品种。
  据记载,该套票的流通时间为1963年至1967年5月底。虽然发行初始粮店粮票仅限各粮店使用,但后来发展到全区流通直至全市流通,另外还从开始时的单、双月交替使用变为单双月混用。(本段内容参考《中国集粮报》总48期高松元、刘彦卿文《寻藏探宝,走近常州粮店粮票》)
(三)语录粮票
  精美、品种多、价格高是江苏语录粮票的特点。不含月份,加字,江苏语录粮票有近300个品种,75个市县中有近40个市县发行过语录粮票。发行语录票较多的有苏州专区、扬州专区、盐城专区各县。当时的省辖市中,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发行过语录粮票,只有连云港市没有发行。镇江专区、徐州专区所辖各县发行语录粮票很少。淮阴地区所辖各县也几乎没有发行语录粮票。不是省辖市的专区驻地盐城市、镇江市也没有发行语录粮票,但镇江市发行过语录油票,淮阴专区驻地清江市则发行过一套菜农语录粮票。
  江苏语录粮票中,以下品种较为常见。江苏省69年1、2两、1斤(红旗版错票1、2两也少)。南京69年1、2两。苏州市69年面粉1两、70年半两,昆山县69年半两。吴江县70年1、20斤。无锡市69年什粮1斤、70年1两。江阴县70年1、5、10、20斤,面粉1、2斤。常州67年20斤、67年(农村统销)20斤、69年1、2两,69年杂粮1、5斤。扬州市70年麦粉1斤。宝应68年7全、70年1、2两。徐州市70年1、2两、70年大米3、5斤。泗洪青阳镇无年份全套、响水67年部分面额(1斤少)、滨海县70年1斤。阜宁县68年1斤。三师十六团72年价购100斤、72年饲料4全。除了以上品种较多外,其它江苏语录票票都较为少见,甚至极为罕见。
  影响力较大的几套票有:无锡县70年17全大套(分购粮券、购粮券加杂粮、农村购粮券、周转粮购粮券四种)、阜宁县68年5个面额(每个面额有12个月份)、金坛县70年购粮券13枚全套、昆山县69年购粮券前6个面额等,这些票的特点是印刷精美、价格高,同时近年市场有成交。在江苏语录粮票好票中,更多的票存世仅数套,甚至是孤品,多年来几无成交记录。如六合县、高淳县、太仓县、邳县、睢宁县、清江市等地的全套语录票。珍稀语录票保存下来的一般都是票样,很多票单枚实票也难得见到。
  很多市县发行了小面额小套语录粮票,如南京市69年、沙州县70年、无锡市70年、扬州市71年、江都县71年、兴化县70年、高邮县71年、靖江县70年、南通市69年、徐州市70年等都是1两、2两两个面额,除了靖江县70年以外,其它票都是2两比1两少。
  另外,要注意语录粮票中的一些假票(臆造票)。如金湖县71年储备粮券、宝应县70年粮食指标划拨票、高邮县70年粮食指标划拨票等。其特征是每种面额都有多种不同的语录,一套票往往是10多枚,甚至数十枚,以骗取更多的金钱。
(四)全国最小面额粮票
  目前已知的粮票最小面额是1钱,那就是南京市流动购粮凭证1960年1钱和南京市粮食局1963年1钱,全套面额都是1钱、2钱、半两,可以说是最“轻”的一套粮票了。1钱的油票很多地方都发行过,甚至还有更小面额的油票,但1钱的粮票却是独此一家,除了南京市,再无其它地方发行。那么1钱的粮票到底能买什么呢?据使用过1钱粮票的人回忆分析,六十年代初,全国粮食减产,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对饮食、糕点等粮食生熟食品的供应全部收足粮票。在那饥荒时期,市场上有高级糕点(俗称高级饼)供应,重量通常在1两以下,而江苏省粮票的最小面额是1两,于是南京市发行了1钱、2钱、半两的流动购粮券,发给食品店找零使用,1钱粮票可以买一块饼干。当粮食的计量单位精确到1钱的时候,粮食的珍贵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五)侨汇票证
  1959年12月31日,江苏省粮食厅、商业厅、民政厅发出《关于加强对侨眷、归侨物资供应的通知》,从1960年1月起,对侨汇实行物资供应。同时拉开了侨汇票证发行的序幕。
江苏侨汇票证的四个阶段
1、市县发票阶段(1960年1月-1963年2月)。在此阶段,省内部分市县发行了侨汇供应粮票、油票。如苏州市、吴江县、无锡市、无锡县、南通市、淮阴市、仪征县、泰州市等。在淮阴市,还发现利用江苏省地方粮票1955年版1市两票,加盖“淮阴专区侨汇油票专用章”,作为油票使用的情况。
2、省厅发票阶段(1963年2月-1963年10月)。1963年2月省粮食厅印制侨汇专用粮票、油票,自签发日起一年有效。目前发现的面额有粮票1斤、5斤,油票1两、半斤、1斤,另外部分票加印了南京、扬州等市名。
  前两个阶段只供应粮食和食油,票证面额是粮、油的计量单位。1963年3月规定多余粮食可兑换食油和猪肉。
3、金额票证前期(1963年10月-1966年11月)。这个阶段的标志是票证面额改为人民币元,在粮、油的基础上,增加了副食品、工业品的供应。每套侨汇券都是四个面额,即1元、5元、10元、20元。
4、金额票证后期(1978年4月-1991年10月)。1966年11月19日,江苏省取消了侨汇供应粮油的政策。1978年4月1日又恢复供应。侨汇券的面额改为5元、10元、50元、100元。
江苏省侨汇供应券(金额票证)的九个版别
  江苏省侨汇供应券可分为九个版别,每个版别都是四种面额。
1、63年版。券面未印年份,每枚小票有波浪形底纹,全套有1元、5元、10元、20元四个面额。63版为1963年10月开始使用的江苏省第一版侨汇券。
2、64年版。券面印一九六四年七月,单枚小票为鱼鳞状底纹,面额同63版。
3、65年1月版。券面印一九六五年一月,小票底纹同样是鱼鳞状底纹,但全张小票枚数少于64年版。
4、65年7月版。券面印一九六五年七月,小票底纹也是鱼鳞状底纹。
5、66年1月版。
6、66年版。券面印一九六六年,由于1966年6月1日起,外汇折人民币100元供应粮食降为30公斤,于是在粮票小票上进行加盖改值。因此,66年版又可分为66年甲版和66年乙版,甲版为原版票,乙版中各有一枚粮票小票加盖,面值减半。
7、78年版。该版特征是券面印章为“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侨汇商品供应专用章”,为1978年4月1日恢复侨汇供应时发行,实际使用到1982年。
8、82年版。主券和小票图案均为南京长江大桥,券面所印时间最早为1982年12月,以后印刷时间有多种,使用到1988年。
9、88年版。券面印有1988年6月至1991年10月的多种年、月份,主券图案为南京长江大桥,小票图案为梅花状花纹。系江苏省最晚的一版侨汇供应券。

作者:余谷峰 来源:《江苏粮票》总第51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4-27 19:09: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