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识】铜镜专业术语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12:0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所谓铜镜,是以青铜为材料制作,其实叫青铜镜似乎更加确切。青铜比之纯铜,硬度提高,熔点降低,金属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和填充性也更好。有了这些特性,才能保证青铜铸镜既具有优美的纹饰,又能保持镜面光亮匀整。

古代铜镜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小型铜镜尺寸一般在3-5厘米左右,小巧轻薄,可以用绳子系于腰间,或者随身携带藏在怀中。中型铜镜尺寸10-15厘米,比较厚重精美,一般是置于镜台上或墙壁上,用完之后还用考究的镜奁存放起来。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即有对镜梳头的描绘,画中镜台为落地式,支杆插入镜纽中,镜台中部有一托盘,另有镜奁等物。大型铜镜尺寸在15厘米以上,即所谓穿衣镜,一般不甚普及,多为皇宫贵族使用。目前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最大铜镜为山东淄博出土的西汉铜镜,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背部有五个纽,两短边又各有两纽,应有较多支撑方可使用。

在这里我们将在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专业术语,以及一些专用名词简单地进行介绍,以便于读者能够了解。

镜  形:指铜镜的外形轮廓,一般的都为圆形,亦有带柄者。此外还有方形、菱形、葵花形、亚字形、桃形、鼎炉形等多种。

镜  面:指用来照面容的那个光亮的一面,通常我们叫正面。

镜  背:具有镜纽的那一面,古人用来穿系手持,该面大多装饰有图案或者铭文。

镜  铭:指镌刻在镜背面上的文字。

镜  纽:一般位于镜背部的中央,有孔可以穿绳。镜纽式样多种,有圆纽、柱纽、弦纹纽、桥形纽、枣核纽、兽形纽等形式。

镜  缘:是指铜镜的侧面,即边缘部分。

内  区:铜镜背面不同的部位,靠近钮的中心部分为内区。

中  区:铜镜中间的部分为中区。

外  区:靠近边缘的称为外区。有的铜镜是以所铸纹饰划分不同的区域,有的镜背不分区域,以钮为中心,用各种形式的圆圈组成几个同心圆,也有仅分为内区和外区者。

生  坑:指新出土的一种古铜镜,或者是出土虽有数年,器物还保持着新出土时的状态,即表面还没有被灰尘,油污等污染,并且也没有做过任何人工处理。

熟  坑:指一种传世的或出土很久的古铜镜,由于经常玩赏,铜镜表面凸起的部位被手摩挲呈现出光泽亮熟的状态;还有一些是新出土的铜镜有意上蜡擦光,充作传世品,均称为熟坑。

水  坑:指新出土的一种古铜镜,由于埋藏环境受到化学污染,器物腐蚀比较严重,不仅表面有积锈,而且锈下凹凸不平,有的还有膨裂。发酵膨裂严重的叫“发坑”或“脱胎”,轻者叫“半发坑”、“半脱胎”。常见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区出土的青铜镜。因为当地是含铁量较高的酸性红土壤,且多雨潮湿,对铜的锈蚀作用更为强烈。

干  坑:我国西北一带地区出土的青铜镜,由于历代地处干旱,有些是沙漠土地,土层以下基本无水分侵蚀。更无盐碱腐蚀。加之墓道封闭严实。从未被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土的青铜器物基本上和新的一样,外表仅仅有薄薄的一层绿锈。

脏  坑:指新出土的一种古铜镜,表面附有杂质,是既不美观也不容易去除的恶绣。

品  相:品相是指铜镜的外观质量,包括铜镜的正面、背面各个部位的情况,也包括铜镜的图案、铭文等。品相是藏品的生命。铜镜的品相可大致划分为三类:品相极佳的称为上品;稍有毛病,但不大明显的称为中品;有明显缺陷的,称为下品。品相极差而失去收藏价值的(罕见者除外)称为废品。

包  浆:是指器物没有浮锈,但是在表面却通体呈现一层均匀、柔亮的氧化层的特殊现象,它是随着时间日积月累而长期形成的。

泛  金:古铜镜在锈蚀之后,或在收藏时被污染,器物表面泛出的金黄色泽,外表仿佛是鎏上一层金,古董行称这种现象叫返铜或泛金。

洗过澡:指有些传世的铜镜,表面被油污侵蚀过分严重。而一些收藏爱好者便用醋酸等溶液清洗,经过清洗后的器物表面,光亮一色,比较好看,但是却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锈蚀的风貌,行家将此类器物称为洗过澡。

黑漆古:是一种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黑皮壳。

绿漆古:因为古铜镜埋藏很久,铜镜的表面和底子受到土壤锈蚀的影响,呈现绿漆色泽,亮晶晶的,故名绿漆古,也是仿古铜镜做旧的一种风格。

水银沁:呈黑色或灰白色的锈,有时铜锈中泛出一片片水银光泽,亦称水银古。水银古又分白水银锖、黑水银锖、绿水银古、红水银古等种类。

枣皮红:古铜镜在地下埋藏时久,器表和底子受到土壤锈蚀的影响,表面和底子呈现枣皮红,河南安阳一带出土的古铜镜都带有枣皮红的特征。枣皮红也是仿古铜镜做旧的一种装饰风格。

翡翠绿:指古铜镜表面生成的锈色,色泽如同翡翠那样的绿锈。

孔雀蓝:原指瓷器釉色之一,这里泛指古铜镜的蓝色锈色。

几何纹:由几何形的线形组成的纹饰,有弦纹、条纹、网纹、贝纹、绳纹、云雷纹、勾连纹等。

动物纹:以龙、虎、鹿、象等野兽或者鸾、凤飞禽等有关动物作为装饰图案,一般有单只、二只以及四只成双者比较多见。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或称饕餮纹,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夔  纹:夔是青铜器中的纹饰之一。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庄子·秋水》:“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螭  纹: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神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虺  纹:虺是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一般为多条作蟠旋交连状。

狻猊纹:本是狮子别名。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动物,是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的。

野鸡货:有的古铜镜铸造工艺比较粗糙,花纹也不够精细,一般是出自手艺不高的民间工匠之手,古董行称这类作品为野鸡货。
    苏州造:指伪造用材较好,冶铜浇铸时往往加些银,使铜器的地子发亮见银白色;仿制对象以商和西周器为主,生坑、熟坑无所不能;刻工精细,纹饰流畅,铭文逼真,“作品”流传甚广。
    潍县造:仿制艺匠高手层出不穷,刻纹饰、铭文比较擅长,作器多呈熟坑状,但铸出的器物壁厚,重而压手。
    西安造:该地工匠也注重铭文,不仅是假器造假铭,就连一些无铭文的真器上,也后刻铭文,以抬高其买卖的价值。
    北京造:以商周青铜器为主,比较讲究纹饰华丽,器型精巧,锈斑逼真,特别是“黑漆古”、“绿漆古”等,都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487

帖子

1127

积分

银牌藏友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127
QQ
1楼
发表于 2014-2-22 18:31:02 | 只看该作者
路过学习。。。。
姓名:赵建伟(注:古泉园地、中华古玩网认证会员)
手机:13603736488  
农行:6228481362181534911  赵建伟
QQ:1021741376
收藏快乐     快乐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2楼
发表于 2014-5-9 07:50: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支持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