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毯收藏“冷门不冷”

[复制链接]

671

主题

1528

帖子

4344

积分

管理员CEO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1: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当下火热的收藏界,古毯显然是一种冷门的藏品,然而事实上,上百年的古董手工地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青睐。1月9日,由甘肃收藏协会黄河文化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古毯展览会在甘肃画院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块风格迥异、品相俱佳的古董地毯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业内人士表示,古董地毯收藏近年来越来越热,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手工地毯本身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民俗文化价值更甚于其艺术价值。
  类似古毯专题展览在国内很少见
  中国古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古董地毯(上百年的老旧地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另一类是仿古地毯,仿古地毯也是在古董地毯基础上研制编织生产出来的新地毯,新地毯的材质由纯毛和纯丝制成。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块古董地毯,是我省民间收藏家蔡海祯、王选成经过近20年收藏的,风格迥异、品相俱佳,其中既有年代久远,产自十七世纪燕京地区的红褐地毯《芦燕图》,又有二十世纪产自内蒙古包头地区的《八骏图》,更有价值连城的十九世纪产自新疆地区的《百鸟朝王图》等,让众多藏友叹为观止。
  甘肃省收藏协会主席鲍建和告诉记者,如此规模的古毯专题展览,在国内也很少见,古毯融合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及西方文化等为一体,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甘肃省悠久灿烂的古丝绸之路文化。
  古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价值
  据业内人士介绍,早期的中国古毯已经非常罕见,现存于世的多为明清时代的一些地毯,中国古毯大致可分为五大类:新疆古毯,西藏古毯,包头古毯,宁夏古毯,北京古毯。
  甘肃省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大师今明教授告诉记者,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地毯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等地区传入我国的,但后来在新疆和田出土了一块古毯,证明早在2200年以前,和田栽绒地毯就已诞生,这就证明了地毯不是舶来品,而是地道的中国文化。
  今明教授告诉记者,十八世纪末,机器纺织的地毯就已经在欧洲兴起,如今,纯手工制成的地毯已经少之又少。在古代,这种手工制成的地毯也主要是宫廷或者寺庙在使用,一般的老百姓是用不起这样的地毯的,这种手工地毯既有实用性,也有艺术性,其本身的防潮、隔寒、保暖等功能是其实用性,而其融合了多种文化因子的图案设计,又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今明教授认为,总体来看,古毯的艺术价值相对一般,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卓越的历史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
  手工古董地毯正濒临消亡,值得重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古毯长期以来不被我国收藏界重视。在长江以南及中原地区,由于夏季炎热气候湿润、生活习惯等诸多原因,使许多古毯不易流传保存,只有在气候高寒干燥的西北地区,如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古毯才得以世代相传。经考古发现,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古毯实物中,最早的为新疆东汉地毯,从现有的地毯实物中可以看出,地毯的生产与编织图案纹样与材料选择,都是和历史的变迁与进步紧密相连的,因其精致的编织技术和图案的富丽堂皇,成为富贵生活与地位的象征。
  如今已过8旬的今明教授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保存良好的古毯,他很高兴,古毯制造不易,保存又必须小心,古毯在当代已是越来越少,再不好好保护,这种手工艺品必将面临消亡。
链接
  五大类古毯的主要特色
  新疆古毯

  和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侧,早在2200年以前,和田栽绒地毯就已诞生。之后和田地毯的织造技术传遍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时至今日,这些地区生产的地毯均称和田毯,又称新疆毯。
  新疆古毯主要图案有石榴花、月亮花、浪花飞溅图等。在和田地毯中也有来自中原的博古纹和花草纹的图案。这些图案象征着幸福、祥和而深受新疆人的喜爱。在新疆地区,民间使用地毯非常普遍,新疆人自古席地而坐,时至今日,那些游牧民仍旧延续着这种习俗,即使在定居者的房子里,也将地毯铺在炕上盘腿而坐。另外,他们喜欢把毯子挂在墙上,一是为了御寒、防潮,二是起到装饰房间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家必备的还有拜垫,而游牧民都少不了马鞍毯。
  西藏古毯
  藏毯的成熟期是在公元15世纪,在这之前藏毯经历了由溜到尺不戒到汪丹仲丝再到江孜地毯这样一个过程,约有3000年发展过程。藏毯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两类。寺院用毯包括:禅毯、柱毯、挂毯、门帘毯等,这些藏毯既有实用性,又有传达佛教信息的功能,所以寺院用毯的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图案有龙纹、佛人、八吉祥、万字纹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佛教内容。民用毯的实用性更为突出,居室内的卡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鞍毯、坐垫等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这些藏毯的图案多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图纹,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符号和中原丝绸的纹样。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子纹、龙凤纹,而贫民百姓多用花草纹等图案。
  西藏自古不产棉花,早期西藏地毯为毛经、毛纬。1904年英国和印度的棉纱和棉织物逐渐进入西藏,由于进口棉纱昂贵,只有宫廷和贵族寺院使用的藏毯才能用棉纱做经纬线,以至于后期的藏毯出现了毛经、毛纬;棉经、毛纬和棉经棉纬共存的现象。
  包头古毯
  13世纪以前,在内蒙古地区就已经生产和使用地毯了。明清时期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厄鲁特旗地区生产的地毯叫宁夏毯,内蒙古中部地区生产的地毯统称“包头毯”。包头毯除少量的寺院用毯外,大部分集中于民间,品种可分为:地毯、挂毯、榻毯、坐垫、马叉(马鞍用毯)、牛叉(牛鞍用毯)等。包头毯的图案内容极其丰富,有博古纹、鹤鹿同春、文房四宝、暗八仙、四君子、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还有麒麟送子、渔樵耕读、八仙祝寿、踏雪寻梅等典故图文。中国传统文化以图文形式在包头地毯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
  宁夏古毯
  宁夏地毯的迅速发展是在明末清初,这时期正是阿拉善定远营的建立和佛教寺院在阿拉善大规模建设的繁荣期。寺院用毯包括:幡毯、挂毯、禅毯、门帘毯和柱毯等。幡毯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礼佛仪式用毯,其图案常用龙纹、虎头纹、佛八宝纹样,既有吉祥之意又有威严感。挂毯的纹样以佛像、喇嘛人物为主,其作用是赞颂佛主和活佛的功德,向众佛传达佛法的信息。禅毯是寺院内使用量最大的地毯,条形的禅毯和大小不等的禅垫都是僧人们诵经、拜佛时的必用品,所以禅毯的图案以佛教纹样为主,如万字纹、八宝纹、佛珠纹等,都是与佛教密切相关的纹样。包裹在经堂柱子上的柱毯的图纹以升龙为主题,下有象征人间的海水江涯,上有象征佛界的连珠纹,随着龙的盘旋上升,沟通了人间与佛界的信息。柱毯在寺院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尊称为“龙抱柱”毯。
  北京古毯
  北京地毯的颜色和图案是在包头地毯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做工基本跟包头地毯一样,毯背面是方块扣,图案清晰可见。图案简单明了,常以满地栀子花、四抱角草龙中间单奎,大面积空地色上摆上一朵插花等。正适合老北京人的口味,简单大方。至今存在于世的古董地毯越来越少,在北京的徐氏古董地毯博物馆和中国故宫博物院存150年以上的古董地毯才几百条。
来源:兰州晨报     2014-01-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姓名:林师伟(注:7788藏友之家管理员)
地址:广东省英德市大站镇印山中学背后中岳彩砖厂    邮编:513021
手机:13431981850
建行:6227076280032446林师伟
工行:6222022018005645726林师伟
格言:做什么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5-18 10:16: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